邮票有它独特的艺术语言,根据不同的邮票命题,邮票设计者的构思和创作方式上,运用灵活的艺术手法,力求更好的表达主题思想。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
单一式
用一枚邮票,表现一种事物,本身即是主题票,无需再作补充。如纪47《人民英雄纪念碑》、特12《新建22万伏超高压送电线路》(一九五四)、J80《世界粮食日》、T78《九星会聚》,1997-2《中国首次农业普查》等邮票。
并列式
选取同一类事物中,相对独立的具体事物,共同组成一个专题,无主次之分,责任平等,共同反映出一个完事的事物。如名山邮票和园林邮票是不同景点并列,花卉、鸟类、动物邮票是不同品种或姿态并列,如T68《紫貂》邮票,两枚图案“警”和“扑”是两种并列的姿态。建设成就题材邮票是各个项目并列,对人物题材邮票是由标准像和生活照或工作照并列。
复合式
在各枚邮票图案之间,看不出有必然的联系,借助形体相连,却反映出主题与主图的密切关系,如1995-9《中泰建交20周年》邮票,两枚画面上是中泰两国的亚洲象在同饮一江水,象征友谊长存。2002-22《亭台与城堡》邮票,两枚图案中亭台是中国河北邯郸丛台,城堡是斯洛伐克博伊尼采城堡,邮票将两国的友谊连在一起。
流程式
以一种事物前后连贯的程序进行设计,反映这一事物的完整过程。如特4《广播体操》邮票,全套40枚,反映出我国第一套广播体操各拍节的全过程。特67《石油工业》邮票反映了勘探、钻井、采油、炼油、运输的连贯程序。T25《化学纤维》邮票,将化学纤维的生产过程,从原料-抽丝-纺织-印染-成品,完整的表现出来。
情节式
各枚邮票图案,按选题内在的情节发生的顺序排列,具有连环特点,完整的反映一部作品或事物。如中国古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牡丹亭》、《西游记》、《西厢记》及民间传说等系列邮票,还有《童话-“咕咚”》、《寓言-刻舟求剑》、《鲤鱼跳龙门》、《木兰从军》等邮票,都含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像一册连环画。
连体式
用二枚或多枚邮票组合在一起,反映同一个事物,其情节相互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对全套邮票画面,观赏起来有整体感。如T34《水乡新貌》、T89《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T158《韩熙载夜宴图》邮票。还有1995-8《虢国夫人游春图》、1996-3《沈阳故宫》、2003-8《鼓浪屿》和2003-11《苏州园林-网师园》等邮票。尤其是2004-26《清明上河图》和2005-25《洛神赋图》将近10枚邮票连成一幅长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
季节式
几枚邮票图案从不同季节的角度,反映一个事物的风资,从而丰富了其事物的形象和特征。如T22《普及大寨县》、T37《万里长城》、T56《苏州园林-留园》、T144《杭州西湖》等邮票,都是以春、夏、秋、冬为基调来表现其景观的独特之处。
虚实式
上一篇:“用诗一样的浓缩语言展现圣火传递
下一篇:邵立辰:设计邮票 设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