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活动已历经100多年,作为一项人们喜闻乐见的高尚文化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100多年来,集邮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文献,虽未浩如烟海,却也是洋洋大观。作为集邮爱好者,充分认识和利用集邮文献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应该引起广大邮人的关注。集邮文献的作用大体可概括为:(一)宣传介绍集邮活动,扩大深化集邮文化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二)指导.研究集邮活动,提高集邮水平,深化集邮研究;(三)通过集邮文献认识和研究近代以邮政为主体的信息传递.因此对集邮文献进行科学的认识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一.集邮文献的特点
集邮文献作为文献的一部分,根据本身的学科内容和文献形成的历史,具有以下特征:
1.印刷型文献占主导地位。
2.集邮文献的数量从总体上看增长速度较快,但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物质条件优越,集邮历史悠久,集邮文献数量多。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各方面落后状况,集邮文献十分贫乏。我国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物质条件和群众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促使集邮文献的急剧增长.
3.集邮文献分布相对集中,老化现象不明显。集邮文章.论文.综述等主要集中在集邮期刊之中。集邮作为一种收藏行为,侧重于历史研究,由此决定集邮文献不会象科技文献那样迅速老化。
4.集邮文献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性质。由于集邮活动是近代邮政的派生产物,邮政是集邮活动的基础。集邮首先与邮政具有十分紧密的学科联系。同时集邮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学科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二.集邮文献的种类
集邮文献主要是由图书.连续出版物.特种集邮文献等组成。
1.集邮图书. 集邮图书分阅读性图书和参考工具书两大类。阅读性图书是指专著.教科书.各种集邮丛书等,可以提供连续.系统.完整的知识,一些集邮入门知识,集邮领域中某类特别研究,以及集邮理论等集邮文献,多以图书形式出版,如<<集邮学基础教程>>.<<中国集邮史话》等。参考工具书包括邮票目录.辞典.手册.年鉴.百科全书等。这类图书提供各种经过验证和浓缩的离散性知识,内容丰富,具有检索性.汇集性.浏览性的特征。如邮票目录不仅按一定顺序对每枚邮票进行排序,同时还展示邮票的图案.形式和其他重要基础信息,通过邮票目录基本上可以满足一般性查阅需求.我国出版的《中国集邮百科全书》(1996年6月出版,含1120个条目,150余万字).《中国集邮大辞典》.《英汉集邮辞典》.《集邮爱好者手册》.《集邮展览手册》.《邮品交换手册》等,都受到广大集邮爱好者的青睐。
2.集邮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是集邮文献最主要的情报来源。目前世界上正式发行的集邮期刊大约800余种,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出版机构分,可分为集邮组织的会刊,出版公司.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集邮连续出版物,政府和有关机构出版的政府出版物,还有大量集邮公司出版的商业性集邮连续出版物。(2)按照内容.性质分,可分为3种类型:A.普及型连续出版物,主要是以普及集邮知识.传播集邮文化为目的,以初入门的集邮爱好者和非集邮爱好者为对象。事实上许多集邮连续出版物中大多含有普及型知识,专门的集邮普及型期刊大多是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如《中国少年集邮》。B.学术性.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集邮论文.研究报告.邮集编组情报.邮展规则。其信息量大.情报价值高,是集邮期刊的核心部分,如美国集邮协会会刊《美国集邮家》,我国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刊《集邮》。C.情报通讯性连续出版物,专门刊载有关最新集邮动向.集邮研究成果的短文及摘要,内容简捷.报导速度快。这类连续出版物有国际集邮联合会的会刊(快报).美国《斯科特邮票月刊》.英国《吉本斯邮票月刊》;报纸有美国《林氏邮票新闻》(周报).我国的《中国集邮报》(周报).《集邮报》(周二报)等等。(3)按照出版方式分,可分为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一些内部发行的集邮连续出版物一般都属于非正式出版物。各种集邮组织基本上都有自行编印的资料.会刊.会讯等。我国目前各级邮协都有各种形式的内部出版物,刊载本地集邮研究状况,报导集邮活动,其中不乏质量上乘的论文。此外,集邮爱好者有自办民间邮刊的传统,国外一些大型集邮出版公司都是从民间邮刊发展起来的。我国早期的集邮文献的主要来源是民间邮刊,如最早的集邮刊物《邮乘》。另外,政府机构出版的集邮连续出版物一般也是非正式出版物。这类连续出版物在集邮文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有极其权威的邮政信息.邮票情报,如《澳大利亚邮票公报》,每年出版5期,为免费赠送。
3.特种集邮文献,即非书非刊型的集邮文献。这类文献虽然数量不多,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增长速度较快,主要以利用计算机查阅的CD-ROM光盘出版物数量最多。我国出版有《邮票上的中国》CD-ROM光盘。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也出现了许多电子版集邮文献,如《中国集邮》、《湖北集邮》在网上就有电子版,是世界了解中国集邮的窗口。
上一篇:日益凸现的史料价值
下一篇:也谈宣传戳邮品的价值